铿锵三部曲——记第二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北京赛区初赛 |
|
发表日期:2006/09/04 14:36:40 |
为了选拔优秀律师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北京市律师协会组织了“第二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北京地区初赛”。大赛组委会及各支代表队为此进行了近2个月的紧张筹备。8月18日、19日两天,比赛在司法局九层报告厅正式举行。由近百名北京律师组成的20支参赛队,进行了10场比赛,角逐冠、亚、季军。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易和所代表队、大成所代表队和汉卓所代表队脱颖而出,分别以92.79分、90.10分和88.85分的成绩获得团体冠、亚、季军。同时产生的还有最佳辩手奖五名、最佳辩论风采奖五名、最佳专业知识奖五名和团体组织奖五名。
争先恐后报名来 2006年6月,全国律协下发了《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的通知》,决定与中央电视台再次合作,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根据通知的要求,大赛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初赛由各地的律师协会根据大赛组委会的比赛规则自行组织,并确定参加半决赛的选手。 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律师协会都纷纷行动起来,想要在大赛中一较高低,北京律协更是摩拳擦掌、踌躇满志。在2001年的“首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中,北京律师代表队就曾过关斩将、舌战群雄,最终荣获特等银奖,为北京律师赢得了殊荣。时隔五年,又逢大赛,正是再次展现北京律师风采的大好时机。 为了广泛征集选手参赛,协会于7月初通过“首都律师”网向全市律师事务所发出了报名通知。在短短一周的报名时间内,共有18支参赛队共79名律师(不含领队)报名参赛。从报名情况看,本次初赛有三大亮点。第一,老律师的参赛热情出人意料,颇有老当益壮的气势。报名的选手平均年龄35岁,其中50岁以上的4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律师年满63岁。第二,女律师的热情和实力非比寻常,很是让人期待。报名的选手中,男律师44人,女律师35人。不仅每支参赛队正式上场比赛的三位选手中都有至少一名女律师,更有几支参赛队派出了清一色的“娘子军”。第三、6名男律师历经曲折,终于得偿所愿,组成两支“好男儿队”参加初赛。按照初赛报名通知的要求,每个参赛队可以由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组成,也可以由多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组成,而且,每支参赛队正式上场比赛的三位选手中必须有至少一名女律师。这6名来自不同律师事务所的男律师由于其所任职的律师事务所没能在报名截止日期内组建起合乎要求的参赛队,但这些律师又有很强的参赛愿望,于是协会从鼓励律师参与的角度出发,让这6名男律师组成了两支特殊的“好男儿”队。由于这两支队情况特殊,因而不参与团体奖项的角逐。并且,这两支队也不参加场次的抽签,直接作为对手参加最后一场比赛。
齐心协力运筹忙 为了组织好北京赛区的初赛,北京律协成立了“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北京赛区组委会”,由协会会长李大进任主任,副会长彭雪峰、司法局律管处处长董春江任副主任,副会长王立华、巩沙、金莲淑,宣传联络委员会主任张卫华、副主任刘子华、原伟,业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燕生任委员,协会秘书长萧骊珠任秘书长。作为北京赛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组委会负责初赛的决策、组织和评判工作,以及半决赛以后阶段的组织工作。组委会下设参赛办公室,由律协秘书处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初赛的组织和联络工作,执行组委会的有关决定。 筹备期间,组委会召开多次会议,讨论秘书处草拟的工作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听取参赛办公室的工作汇报,逐个确定了拟邀请的评委名单。 前期的筹备工作主要由协会宣传联络部具体负责。从征集报名到确定比赛场次,从草拟工作方案到协调现场运作,从邀请评委、裁判到布置比赛现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的准备和细致的工作,不能有任何马虎和遗漏;每一个事项都需要多方的协商和反复的调整,不能有丝毫懈怠和差错。从7月底工作方案确定到8月中旬比赛结束,宣传联络部的工作人员就一直处于一种上紧发条、开足马力的状态,直逼“废寝忘食”的境界而去。由于人手有限、时间紧迫,虽倾尽全力却还是难免手忙脚乱、捉襟见肘。 和以往每一次组织大型活动一样,协会秘书处动员了充分的人力来参与比赛现场的工作。调试设备、布置现场、计时、计分、抽签、安排选手的饮水和午餐等等,大家各司其职、合作无间,共同忙碌在辩论赛的台前幕后。正是领导们的密切关注和多方协调、同事们的及时援手和积极配合才让整个辩论赛得以顺利进行。
唇枪舌剑群英会 两天的比赛安排得非常紧凑,20支参赛队,10场比赛。赛前一周,通过抽签决定了比赛场次,10道赛题和比赛细则、评分细则也已公布在中国律师网上。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周内,各参赛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少参赛队充分调动了本所的人力,像对待重要业务一样,集体开会就10道赛题和相关细则进行研究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有少数参赛队对选手进行短期培训,并举行模拟辩论,让选手把握辩论技巧、积累临战经验。 到了比赛期间,几乎所有参赛队都早早来到赛场观摩其他队的比赛。坐在台下的不仅有评委和组委会成员,有等待比赛的选手,还有各参赛队的“智囊团”和啦啦队。台上的选手辩得激烈,台下的观众听得入神,并有有心人不时点头赞许、奋笔疾书。辩至精彩处,有火花碰撞,有妙语如珠,赢得台下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与比赛现场的热闹相比,七层的选手休息室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每场比赛之前,比赛双方需提前一小时到七层抽签室抽取赛题并确定正反方。随后,双方便在各自的休息室休整备战、等待上场。从玻璃墙看进去,十几个人的休息室总是坐得满满当当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参赛队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和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在熟练地操作电脑,有人在急切地翻找书页,有人在紧张地讨论,有人在边想边写,如此忙碌的景象让前去送水的工作人员也不知不觉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了他们。奇怪的是,楼道里还会时不时想起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你便会看见拎着包、抱着书的数个身影闪进左右两边的选手休息室。哦,原来是新搬来的“救兵”。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过硬的功底和充分的准备,选手在台上是很难有精彩表现的。天沐所的岳翠珠律师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已63岁。赛场上,她一身红衣、精神抖擞,颇引人注目。比赛中,她那扎实的法律功底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更是令人信服。她没有咄咄逼人的架势,但是她眼神坚定、神态自若,坚守己方阵地,并巧妙地抓住对方的漏洞步步反击,不仅让对手无力招架、理屈词穷,更是让台下的观众为之倾倒。值得一提的是,岳翠珠律师所在的天沐所代表队参加的是第一场比赛,但是她认真地观看了两天的比赛,并在赛后就辩论赛的不足之处向大赛组委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岳翠珠律师以她老当益壮的自信、丰富纯熟的经验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博得了组委会一致的赞赏和钦佩,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最佳专业知识奖。 大成所代表队一上台,便让人眼前一亮:好年轻的三位女律师!整个比赛过程中,三位女律师一直面带迷人的微笑。不过,可不能被她们的笑容迷惑了,她们清晰的思路、条理分明的陈述、“咬住青山不放松“的论辩战术、攻守结合的论辩技巧,哪一样都不容小觑。东元所代表队的韩琦燕律师和金信立方所代表队的栾成妤律师也是镇定自若、挥洒自如,更有珠玑妙语、灵活应变,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五位女律师凭着各自出众的表现分别赢得了最佳辩手奖、最佳辩论风采奖及最佳专业知识奖等个人单项奖。 女律师表现不俗,男律师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不说其他的,单说最后一场压轴赛。参加最后一场比赛的正是我们的两支“好男儿队”(场上的编号分别为“联队甲”、“联队乙”)。6个小伙子风华正茂、英气勃发,辩论起来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场比赛可以说是10场比赛中战况最激烈,实力最相当的一场比赛。场上硝烟滚滚,场下笑声阵阵,煞是好看。正方3号选手是天时所的訾英韬律师,他沉着冷静、出言谨慎,见缝插针的寥寥数语却堪称点睛之笔。他最后声情并茂、情理交融的总结发言也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反方3号选手天水泽龙所的熊智律师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他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说起话来也不疾不徐,但是他那种非我莫属的气势、敏锐迅捷的反应和准确有力的回击,都使他的论辩相当富有侵略性,令人印象深刻。这两位男律师雄辩滔滔、技压群雄,同时夺得最佳辩手奖。妙的是,最后评委会给两支“好男儿队”打出的总分居然完全相同。真正是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穿插在选手们唇枪舌剑之间的是裁判们鞭辟入里的引导和点评,以及评委们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大赛组委会共邀请了10名专家评委、6名社会评委和4名裁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马来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赵军,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权立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二处处长王伟以及资深律师赵小鲁、王隽、张学兵、张庆应邀担任大赛的专家评委。担任社会评委的是来自北京市司法局及东城、西城、崇文、海淀、宣武等区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大赛还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轩、教授郭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永生担任大赛的裁判,分别对每场比赛进行引导和点评。一天的比赛结束后,张庆律师和曲新久教授还分别对当天的5场比赛做了总结性的点评,给了大家有益的启示。
第二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北京地区初赛已经圆满结束,团体冠、亚、季军的得主也已新鲜出炉。赛后,根据评委的推荐,组委会决定了最佳辩手奖、最佳辩论风采奖、最佳专业知识奖和团体组织奖的获奖名单,并已将名单公布在首都律师网上。在这三部曲之后,等待在前方的是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的半决赛和决赛,希望即将组建的北京律师代表队能不负众望,奏出更强音。
|
|
来源: |
|
|
|
|
|